“就像当年的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样,滴灌通澳交所是另—座连结中国与世界的金融市场大桥。”滴灌通创始人、主席李小加坚信,“它—定会成为中国金融市场上最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之一。”
祖籍东北,生于北京,长在甘肃,做过石油工人和记者,之后出国求学,从华尔街律师一路做到了美银美林中国区总裁、摩根大通中国区主席,之后成为港交所历史上首位内地背景的行政总裁,在任期间,李小加推动了香港交易所历史上至关重要的多项战略举措,包括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推出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加强了国际市场与中国内地市场的互联互通。
离开港交所前夕,李小加说,自己不想再打工了。他坦言最大遗憾“就是未能为中国的小微企业融资做点什么。”
但很快,李小加就采取了行动。2021年8月3日,他首次以“滴灌通”创始人的身份出现在香港中环,彼时,“滴灌通”的定位是连接中国小微企业和全球资本的投融资平台。
之后“滴灌通”开始用自有资金打样试水,去验证收入分成模式在小微领域的可行性,也经历了一番业界质疑,如今终于迎来了突破性时刻。9月26日,滴灌通(澳门)金融资产交易所发布了整体市场系统“滴灌之星”,同时发布了有关规则框架,并展示了第一批挂牌企业。
“滴灌之星”系统显示,已经有多家来自中国大陆、澳门、香港,以及海外的消费企业和电商企业,以及专业投资基金、券商、RBF投资机构及行业投资专家等机构,参与到滴灌通澳交所市场。
“掌舵”港交所十余年的职业经历在李小加的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发布会前夕,李小加对新浪财经《WeTalk》栏目表示,滴灌通澳门交易所实际上就像一个小微版的港交所,但这个市场足够大,他称之为一片全新的投融资蓝海。
以下为对话主要内容:
实际上是小微版的更轻盈的港交所
WeTalk:您提到“滴灌之星”市场结构创新的核心是数字化,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
李小加:实际上等于做了一个微小版的港交所,港交所今天的市场结构有什么,我们和港交所里很多是类似的。但相对于港交所等传统股票交易所,滴灌通澳交所“滴灌之星”为发展小微金融市场带来了三大创新。首先是市场结构创新,利用数字化,复制和重塑传统股票交易市场结构,让小微市场结构更“轻”、成本更低;然后是市场准入创新,利用“高频分红”“精准披露”和“实用门槛”,让滴灌通澳交所更普惠、更包容,还安全;再有是市场交易创新,利用“先滴后灌、柔性定制”的创新交易模式,让小微融资更合理、更简单、更便捷。
比如,我们的RBO,就是最底层的资产,相对应港交所上市公司里很多不同企业,所有在我们这上市公司的底层资产,最后都变成一个简单的收入分成权益合同。生意收入可以变成一个合同,申请成立SPV,然后把一定比例收入永久性让渡给自己的上市公司载体。收入分成合同形成数字化上市公司载体SPV的底层资产。
这就高度简化了,也不用把生意的一切情况都告知,上市公司SPV资产很简单,就是某个生意一定比例的收入注入这里边,谁买了这里边的股份,谁就拥有那部分收入分成形成的分红权益。这就是RBO。
SPV上市的时候,每一个交易产品的形式就是一个股票,RBU就是一个份额,相当于港交所上市公司的股票,SPV就相当于一个上市公司。传统上市公司是把一辈子的股权全部卖出去,我们这里没有人会出很高的价钱,因为大家不知道你将来能存活多长时间。所有这些都是有风险的,投资者到这来肯定都是清楚的,但只要有业绩了,就会有人买更长时间的股票权益。
等于形成一个虚拟公司,任何人买你股票的时候,就把股票登记到人家投资者的账上,有个触发条件,比如刚好花了每个月收入分红三倍的钱买的,就可以到三次分红的时候把它拿回来,这个股票又可以再跟下一个投资者接着卖。总之是一种数字化的非常轻的运作。
这一切运作都在交易所的数字化系统里操作,所有投资者都看得见,等于交易所变成了一个公共大账本,公共交易执行体系,整个金融市场一下子都变得很轻盈。
这个系统,包括投资者、企业、交易所、监管机构等都可以天天看到,公众也可以看。多少股票在卖,有多少股票卖出去了,上一次卖出去多少钱都可以看得见。投资者是谁,可能不会让全体公众都看得见,但上市公司是谁,我们一定得知道。到这来融资,都是数字化披露的。
好人持续被奖励,坏人很快被淘汰
WeTalk:“滴灌之星”的市场交易创新提到了“高分红”“精披露”,是否是通过这两方面控制风险?项目分红比例和分红频率如何确定?对每月分红预报有什么要求?
李小加:传统金融市场由于它的特性是高估值高交易,因此必须有高门槛来保护投资者,门槛高了才能把披露搞得很细,而且都有大量的第三方背书。“滴灌之星”要把门槛降低,让它变成普惠,但投资者又不是来做慈善的,也要赚钱。投资者承担风险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只要有钱就立即要高频分红,同时得公布未来分红预报。不断地每月分红不断证明这个人靠不靠谱。
如果让人失望就很快没人买了。如果发现这个非常稳定,而且收入还不断增长,可能就会买更长期的。只要骗人家一次,或者有一次不达标,大家就都躲你。好人持续被发现,持续被奖励,坏人很快就被淘汰。而且坏人赚不了几个小钱就被发现了,因为没有人一上来就给很多钱。
SPV是一个上市公司主体,它所有收入都来自和上市公司实控人的合同,只要是合同里的钱,说了要进来多少钱,几乎全部都要分红。我们交易所规定一个月必须至少分红一次。
实际上就是你报多少,人家就按照多少来算这公司的价值和体量能融多少钱,所以主动权全交到你手上,不再是企业天天和交易所和所有人的博弈。如果有人尽量把数字弄大,给的估值就大,但做大后过两个月付不出来分红了,信用也没有了,业绩也没有了,要是老想付很少,也融不了多少资。
每月分红预报是自己预报,比如头一年就预报下一年的,主要是把股数定下来,比如要融三个月的钱,这三个月必须得报,预报的目的是让下一个人可以投。
把IPO切段,一段一段地卖掉
WeTalk:您把交易所比喻成一个农耕市场,鼓励小微企业要有耐心,除了持续精准预报业绩,还有超出最低门槛的财务和业务披露,您对超出最低门槛的披露,有什么建议?
李小加:我们可能会要求收入接入认可的SaaS公司或者聚合支付系统里,有清晰的数字化信息披露手段,大家可以知道能分多少红,也知道大概店面每天表现怎么样。
目的是让投资者愿意买你长一点时间,给你更长的信心,你自己愿意更多披露,让大家都觉得这人是很靠谱的,生意越来越好,所以给三个月的钱真的不够,需要多点钱。就有很多动力去慢慢把披露做得更实,目的是想让投资者承担更长时间的风险,这样一次融的钱就会更多一点。但如果说服不了投资者,也不亏,因为短的钱融完了以后,把那股票又买回来了。
今天的资本市场最大问题就是双方大部分时间是谈不拢的。投资者希望买8倍市盈率,将来20倍卖掉,企业总觉得公司卖得太便宜了,所以在传统金融市场里初期永远有一方是不高兴的。要么是企业不高兴,觉得投资者什么都没干,就因为早期花点钱就拿到这么多回报。要么就是投资者不高兴,以为你是个独角兽,结果是铁公鸡,啥也弄不出来。
我们这个市场,只要双方能谈拢,交易所就执行,不会扯皮。谈不拢就短点做,短点做就是融的钱少点,股份也没浪费,因为把回报拿到了,回购回来就可以接着再卖这个股份,等于把IPO切段,一段一段地卖掉。
WeTalk:分红、柔性定制的履约,都是在交易所清算系统刚性执行的,清算系统、商业银行、企业之间,如何厘清权利义务关系?
李小加:钱都是天天转账,该给付分红,交易所里的钱就付掉,付到触发条件到了,股票回到原来的SPV手中。相当于各种各样的协议,但都是统一在交易所平台上,只要定好规矩。
我们交易所是不沾钱的,钱都在银行体系里。每个人到这来,就要跟交易所、银行在协议里定好规则,账户里什么东西是交易所直接可以扣除的,什么东西交易所可以把它拿走。我们交易所就是大家的公共大账本。
WeTalk:交易所对违规违约行为如何处理?
李小加:除名是我们能做的最严重的处罚,但在合约里可能会有很多设计。比如,明明有收入,根本就不往SPV里边放,甚至把接入系统都拔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认为是合同里列出的恶性违规行为。
在这个市场,坏人会觉得违规不值得,第一是很容易就会被发现。第二也骗不到多少钱,估计骗百万块钱都很难,干坏事的性价比不高。坏人觉得没意思,好人觉得这地方挺辛苦,需要耐心,但可以慢慢做起来。
自投本金能收回,当时“打样”可能有点大
WeTalk:随着大范围自投阶段结束,滴灌通自己投资的44亿人民币,目前收益情况如何?
李小加:实际上是两年出头累计投了44个亿,目前已回收20多亿,还剩下20来个亿,还在收入分成期,钱在不断往回走。我们有信心能把这44个亿收回来。
但44个亿收回来以后,还能不能有更多回报,能够把过去的资金成本也全部覆盖,现在看不太清楚。本金回来没问题,回报也可能会有一些,也可能cover一部分资金成本。
因为这是个全新的市场,在滴灌通发展初期,投资时的目的不是很单纯地追求回报,是为了给市场“打样”。如果单纯追求投资回报,有些地方是不会投的,但要“打样”得每个行业都搞清楚。比如文体行业,其实在疫情期间不应该投,但为了找到规律也还是投了,得到了一些教训,教训本身也是值钱的。
就好像要翻山,我们知道必须翻过去,不翻山看不到前面,但有可能翻到半山时,有一条路可以中间平着绕过去,可能不用再爬山了,但那个时候没有认知,没看到那条路,就一直爬。回过头来看,可能不需要投这么多家店,认知也差不多都能拿到。这个意义上讲,可能当时是稍微打得样大了一点。
但我们都用的是自有资金,也是股东的资金,所以没什么大问题。核心是找到规律,实际上“滴灌之星”三个大创新都是打样出来的。
交易所暂无上市计划
WeTalk:滴灌通澳交所的收入怎么构成?有没有上市计划?
李小加:港交所大约是每年有1千亿左右的融资量,20万亿左右的交易量,在交易量里收取万分之几的费用,上交所、深交所应该都是同样的方式。我们将来二级市场规模可能是一级市场的几倍,如果将来也有上千亿的融资规模,可能是上10万家的公司,每个融几十万块钱。我们会在每年的融资量里收百分之几的费用,具体比例还没定。滴灌通澳交所今年都是免费的。
澳交所是否上市现在还没考虑,我们自身暂时没有融资需求,这是一个很轻资产的平台,不需要花很多钱,也不需要去补贴客户。运营成本有足够的资本支持。“滴灌之星”实施后,后面如果做得很成功,股东可能会有上市的要求,那时会再去做相关考虑。
WeTalk:“滴灌之星”未来是否向个人投资者开放?
李小加:暂时没计划,也是考虑控制整个系统的风险。
除了机构以外,我们允许专业投资者参与,就是professional investor,这个名词有特定的监管定义。我们也向全球开放。
9月9日上午消息,近日,“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上,拼多多联合平台30万农货商家共同上线“多多丰收馆”,全面覆盖蔬菜水果、水产海鲜、肉禽蛋奶、粮油米面等50...
据“政治新闻网”欧洲版、“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当地时间3日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前一日在出席德国柏林举行的一场全球对话会时,对欧盟前景做出悲观表态,他发出警告称,美中在气候变化、人工智能(A...
连日来,中国资本市场牵动国际资本热情,港股市场更是先于A股市场开启反弹。在这个过程中,摩根大通近期动作频频,对多只港股进行增持。 &...
普洛斯集团宣布,将旗下基金管理业务普洛斯资本GCP(GLP Capital Partners,“GCP”)在日本、美国、欧洲、巴西和越南的国际业务(“GCP国际”)与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领先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