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本报经济版刊发文字报道《“免密支付”风险怎样防范》并发布相关短视频。许多网友留言反馈:“不是我们想开,是它老弹出来,一不留神就开通了”“买东西时常常自动弹出‘免密支付’的窗口,不知道奥秘在哪儿”……
“免密支付”原本是为了提升消费者的支付便利性,为何却因诱导开通而被消费者诟病?如何规范此类行为?记者进行了采访。
“提供‘免密支付’服务,本质上是支付平台出于利益考虑的一种商业行为。”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助理教授唐敦哲认为,由于“免密支付”能够极大程度缩短支付链条、提升支付效率,越来越多的平台开始在页面设计上做文章,让“免密支付”的开通具有诱导性。
唐敦哲分析,背后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支付平台能够显著增加收入,降低运营成本。由于“免密支付”的开通,消费者在支付时的环节减少,降低了交易过程问题的发生率,平台用于处理此类问题的运营成本大大降低。同时,“免密支付”具有一定诱导性,平台用户黏性较高,也进一步增加了平台收入。另一方面,从宏观角度看,诱导支付的背后实质上是平台竞争的白热化。“市场竞争激烈,支付服务利润可观。出于经营考虑,一些支付平台甚至会与银行进行捆绑,从而拥有稳定的客户群。”唐敦哲说。
如何进一步规范管理、避免消费者钱财损失?
唐敦哲建议,首先,页面在视觉设置上不应明显诱导,“同意开通”的按键不应比“不开通”更明显,或者在开通时增加人脸识别等步骤,以非常明显的方式告知消费者开通风险。对于已开通的行为,要降低关闭难度、减少关闭操作步骤,可以设置撤回期,如设置24小时或48小时内一键撤销等。
其次,要加强监管。在技术上,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异常开通、开通后的盗刷等潜在的不合理消费行为进行监测,同时设置物理隔离和分级账户,例如“免密支付”的金额上限,帮助消费者保持理性。
此外,还要加强宣传教育。如何在开通“免密支付”时注意分辨,开通后如何关闭,开通可能带来哪些风险……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典型案例宣介,特别是强化对老年消费群体的宣传教育,帮助其远离平台“套路”。
“规范‘免密支付’开通行为,离不开各方协同,同时借助科技的力量,共同营造良好的支付环境,守护好消费者的‘钱袋子’。”唐敦哲说。
花花编辑
在初中学习阶段,考点大全类书籍是帮助学生系统复习和掌握考试要点的重要资料。以下是一些受欢迎的初中考点大全书籍推荐: 1. 《初中知识点大全》 这本书涵盖了初中阶段所有主要科目,包括语文、数学、...
记者 王玉晴 3月25日,三家大型新能源企业赴港上市现新进展:A股龙头宁德时代成功取得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三的海辰储能递表港交所;江苏正立通过港交所上市...
本文为您详细解析中考历史的主要考点,并提供全面的复习策略及答案,帮助您在中考历史科目中取得优异成绩。 一、中国古代史考点梳理 中考历史中,中国古代史是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夏、商、西周、春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