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全国碳市场2024年交易正式收官。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2024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以下简称,“CEA”)年成交量1.89亿吨,年成交额181.14亿元,创全国碳市场2021年上线交易以来年成交金额新高。其中,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3702.74万吨,成交额36.31亿元;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1.52亿吨,成交额144.82亿元。
2024年,全国碳市场共运行242个交易日,CEA收盘价最低报69元/吨,最高报106元/吨。具体来看,全国碳市场CEA收盘价于二季度整体上扬,收盘价于4月24日首次打破百元记录,5月至8月逐步回落至90元/吨上下,四季度收盘价总体稳定在97元/吨至106元/吨之间。
2024年12月31日,全国碳市场CEA收盘价报97.49元/吨,较第二个履约周期最后一个交易日(2023年12月29日)上涨22.75%。
全国碳市场于2021年7月16日正式启动交易,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国碳市场CEA累计成交量6.3亿吨,累计成交额430.33亿元。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碳市场的交易主要集中在下半年,一季度至四季度成交量分别占全年总成交量的5%、7%、9%、79%,12月成交量7536.55万吨为全年峰值。
2024年,全国碳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成。5月1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正式实施,对碳排放权的分配、交易、核查、清缴等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并设立了更加严格的监管框架。生态环境部发言人表示,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碳排放核算核查、注册登记、交易结算等33项规章制度,初步形成了多层级、较完备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
全国碳市场扩容预期升温。9月,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将2024年作为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首个管控年度,2025年年底前完成首次履约工作。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在11月例行发布会上进一步表示,正积极推动将钢铁、水泥、铝冶炼三个行业纳入到全国碳市场,加快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
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以激励引...
11月20日晚间消息,2024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宣布即将在月底发布AI搜索新产品,并为新产品征集新名称。他认为“智慧在民间,高手在民间”,因此希望基于用户的创意取...
专题:2024中国企业领袖年会...
京东金融被“挤兑”?今日上午,相关传闻话题突然登上了热搜,引发社会对互联网消费金融的高度关注。 今日下午,...
近日,A股五大上市险企前三季度保费数据悉数出炉。今年前三季度,5家险企共揽获保费入2.38万亿元,同比增长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