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上新”货币政策工具!10月28日早,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公告[2024]第7号。
根据公告,央行决定从即日起启用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操作对象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原则上每月开展一次操作,期限不超过1年。
此举旨在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被定位为流动性投放工具。这也是继央行推出临时正逆回购、国债买卖等工具后,进一步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
“买断式逆回购期限不超过1年,进一步丰富流动性管理工具。”接近央行人士表示,梳理央行现有流动性投放工具,根据期限由短至长,主要包括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1年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以及投放长期流动性的国债买入和降准,1个月到1年的中短期流动性投放工具较为欠缺。
接近央行人士表示,此次央行在现有工具基础上推出买断式逆回购,预计将覆盖3个月、6个月等期限,增强1年以内的流动性跨期调节能力,进一步提升流动性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央行选择此时推出新工具,也有望更好对冲年底前MLF的集中到期。Wind数据显示,11月、12月各有1.45万亿元MLF到期量,达到目前MLF余额的40%,叠加政府债券发行、年末现金投放等,届时银行体系流动性可能面临较大补缺压力。
央行行长潘功胜此前表示,预计年底前视市场流动性情况,择机进一步降准0.25到0.5个百分点。
“央行在此节点上推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有利于更好地对冲四季度MLF集中到期,更有能力维护年末流动性合理充裕,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分析人士表示。
公告显示,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回购标的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信用类债券等。
“机构根据自身情况可以选择不同利率投标,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中标,机构的中标利率就是自己的投标利率。”接近央行人士表示,这既能减少机构在利率招标时的“搭便车”行为,更真实反映机构对资金的需求程度;也由于没有增加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中标利率,而突显该工具仅作为流动性投放工具的定位。
央行操作工具日益多元,有望带动全市场买断式回购业务发展。分析人士表示,我国货币市场的主流模式是质押式回购,交易中债券押品被冻结在资金融入方账户,无法继续在二级市场流通,出现违约等极端情形不利于保障资金融出方权益。更多海外投资者进入我国债券市场后,他们更习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买断式回购
“央行推出买断式逆回购,既是自身操作工具的丰富,也可对市场发展买断式回购业务形成示范作用,缓解质押品冻结对金融机构整体流动性监管指标压力,持续提升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安全性和国际化水平。”分析人士表示。
日前,国内瓶装水老二华润饮料冲击港股上市有了新进展,根据9月25日港交所公布的聆讯后资料集,华润饮料相当于已经上市“过会”了,距招股、挂牌只差...
5月25日,有媒体报道称,针对近期员工代打卡已形成产业链的问题,京东内部调查,每个月有1.4万人次找人代打卡。代打卡一次收取15元,一个人可替20个人代打卡。...
在当...
继成都、重庆等地居民反映燃气费异常后,江苏南京、无锡等地也有不少居民对燃气费计费问题产生疑问。 就在4月21日,南京港华燃气有限公司发布一封《告客户书》,...
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大量房屋倒塌。建设银行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
当地时间10月19日,新西兰航空公司一架航班号为NZ-247的航班在悉尼机场降落。此前有报道称飞机上存在炸弹威胁。 据悉,此架飞机上有154名工作人员和乘客。目前警方尚未对此事作出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