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汪林朋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限售股解禁。同年7月,居然之家控股股东居然控股通过4次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合计减持比例为1.99%。当年11月,居然控股又以22.32亿元的对价,向金隅集团转让了10%的居然之家股份。
二级市场减持加上协议转让,居然控股合计套现约26.70亿元。汪林朋持有居然控股94.02%的股权。这意味着,这些套现而来的资金,绝大部分权益归属汪林朋。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市场上开始流传出汪林朋要“跑路”的说法。
“有个谣言说老汪要‘跑路’,我既没有退休的打算,更没想过逃避责任。”今年3月,汪林朋在参加一场行业座谈会时还亲自回应过“跑路谣言”。
1个月以后,一纸留置通知却让各类传言和猜测再次甚嚣尘上,与汪林朋深度绑定的居然智家不得不应对灵魂人物被留置所带来的种种危机。
当前,汪林朋被留置的具体原因仍未披露。
居然智家进一步的公告显示,汪林朋直接持有的3.72亿股(占总股本5.97%)被湖北省监察委员会司法冻结,冻结期至2025年10月16日。这一操作被市场解读为“抓人不伤企”,有分析人士认为案件核心在于汪林朋个人资本市场操作失范,而非公司整体违法。
就上述分析,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致电居然智家投资者部,工作人员坦言,“我们也未收到进一步消息。”
━━━━
盈利能力下滑
居然智家的“第二重劫”,是需求萎缩下,不断下滑的盈利能力。
“未来5至10年,将加快推进‘大家居’与‘大消费’的融合发展,公司要尽早实现‘千家店面、千亿销售、千亿市值’的目标。” 2019年,居然智家借壳上市之际,汪林朋曾公开表示。
目前,这些目标均未达成。
截至2024年上半年底,居然智家仅经营了409家家居卖场,包含85家直营卖场及324家加盟卖场。近一年半来,公司的家居卖场还减少了19家,其中直营卖场减少6家,加盟店卖场减少13家,处于持续萎缩之中。
3月29日,居然智家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快报。根据业绩快报。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29.6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04%;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分别为8.83亿元和10.04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32.08%、18.37%。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居然智家在业绩快报中表示,主要由于受国内经济形势波动和房地产市场周期性影响,家居建材市场存量竞争加剧,商户经营面临较大的压力,公司作为家居建材头部企业,为支持商户持续经营,给予优质商户部分租金及管理费减免等,导致租赁及管理业务收入出现阶段性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居然智家归属母公司净利润连续第三年下滑。
2021年至2023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0.71亿元、129.83亿元、135.12亿元,同比变动44.88%、-0.69%、4.0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3.03亿元、16.48亿元、13亿元,同比变动69.76%、-28.44%、-21.10%。
作为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居然智家的销售毛利率也在持续走弱。2021年,其毛利率高达48.14%,2022年变为44.86%,2023年毛利率则是大幅下降到了34.11%,下降幅度超过两成。进入2024年,这一情况并没有实现好转。根据居然智家发布的2024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其毛利率为29.33%,较上一年同期再度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在盈利下滑的状态下,居然智家还在积极分红。2021年~2023年,居然控股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10.48亿元、12.54亿元和3.89亿元,同期母公司可供分配的利润分别为10.50亿元、13.49亿元、4.05亿元。经计算,每年的实际现金分红金额占当年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的比重均超9成。
居然智家也面临着一定的偿债压力。
根据其2024年前三季度财报,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和短期借款合计47.26亿元,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为20.82亿,现金短债比为0.44。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货币资金为23.40亿元,有息负债为79.46亿元,有息负债是货币资金的3倍多。
居然智家筹资性现金流净额呈现持续净流出的趋势,2020年前三季度~2024年该指标分别为-4.059亿元、-38.88亿元、-31.48亿元、-21.19亿元和-18.83亿元,公司存在一定再融资压力。
资产质量方面,居然智家的应收账款规模较大,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为15.33亿元。同一时期,居然智家的存货为6.22亿元,较2023年末上升42%。
━━━━
转型困境
居然智家的平台运营模式。图片摘自2023年居然智家年度财报。
居然智家的“第三重劫”,是任重道远的转型之路。
为了改变业绩状况,居然智家在业务层面进行了多维度创新。2023年,汪林朋开始推动数智化转型升级,并完成“洞窝”“居然设计家”和“居然智慧家”三大家居产业数智化平台的建设。
基于这些平台,居然智家无论是直营模式还是加盟模式,都会向商户收取使用数字化管理系统的系统使用费和销售佣金等平台服务费。2023年,居然之家销售额(GMV)为1176亿元,较2022年增长11.7%。平台服务收入12.6亿元,较2022年增长了24.9%。服务费收入增长幅度是交易额的两倍多,占营业总收入接近一成。
在这一年,居然智家的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仍下滑了21.10%,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凸显。
为了带动消费增长,居然智家也开始了直播业务。
2024年6月末,居然智家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称,居然智家举办的“618年中狂欢节”活动自5月20日启动至6月20日落幕,销售总额达到143亿元。
此次活动中,汪林朋与执行总裁王宁联手近30位一线品牌负责人打造了“老汪来了”与“总裁价到”两大直播,两场直播累计吸引1176万人次在线观看,订单量突破3.7万笔。
不过,记者简单计算发现,两场直播合计转化率(订单量和观看直播人数的占比)仅约0.31%。“虽然直播转化率受到商品品类、直播内容等因素影响,但是一般1%都没有的话,可以说是一场不合格的直播。”从事服饰直播带货的六六(网名)告诉记者。
为进一步应对家居行业的深刻变革,2024年12月,公司将企业简称由原来的居然之家变更为如今的居然智家,标志着企业战略再次升级。在更名发布会上,汪林朋透露,截至2024年11月底,旗下通过跨品牌、跨生态、跨终端的通用智能家居系统,连接合作品牌超过300家,接入智能终端设备超30万台。
显然,这次变革的成效还未体现在2024年的业绩中。
3月13日,汪林朋在新春座谈会上又提到了居然智家的四个梦想:“设计AI,智能装修”梦;“智能家居,健康生活”梦;“垂直大模型,产业赋能”梦;“国际化,抱团出海”梦。
转型尚未成功,经销商的“跑路”风波先引发讨论。
据媒体此前报道,2025年3月,广州新塘居然之家商场内多家家居门店以“国家补贴”名义诱导消费者预付全款后卷款失联,涉及超200户消费者,涉案金额近1300万元。涉事门店合同主体虚假,实际控制人林荣军被指涉嫌诈骗,引发消费者集体维权。事件暴露加盟模式监管漏洞,作为品牌方,居然智家被消费者质疑未尽审核义务。
种种不确定因素影响下,居然智家如何才能“渡劫”成功?
花花编辑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正...
财联社4月8日讯(编辑 冯轶)受隔夜美股止跌带动,今日港股行情也短线企稳。随着多家港股接连公告大额回购计划,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 叠加恒指再度回到20000点下方,估值优势或重新受到市场关注。 截至发...
专题:外围利空落地 A股市场何时变盘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记者昌校宇 今年以来,私募机构对A股市场的调研热情持续攀升。据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
4月21日,截止午间收盘,A50ETF华宝(159596)跌0.09%,半日成交额7311.75万元。资金流向方面,连续2天获得净申购。 国泰海通证券表示,建议投资者尽快转变对股市主要矛盾的认识,提高...